10年专注机械设备研发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中国海洋大学陈林]中国海洋大学陈树果:“我想下定决心做学术”

时间:2023-10-23 作者:admin666ss 点击:

37岁的陈树果是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兼职研究员。 他研究海洋光学遥感十多年,他带队研制的海洋光学卫星在轨替代定标算法,服务于我国自主海洋水色卫星海洋1号c星和海洋1号d星的业务化定标系统。 近年来,陈树果承担的“海洋水体与大气同步观测系统建设技术开发”项目,实现了水体与大气光学参数等长期连续稳定的观测,并应用于海洋一号系列卫星和新一代水色观测卫星的海洋遥感产品检测。

“我想下定决心做学术。 ”陈树果的学术热情,入学后从未动摇过。 他毕业后也留在母校,继续围绕海洋光学的基础理论和创新应用进行钻研。

定标是指将卫星观测数据换算成实际辐射量的过程。 “假设卫星观测是一个棒‘秤’,那么定标就是在这个棒秤上加上‘准星’的过程,可以使卫星数据更加准确。 ”陈树果表示,但长期以来,我们在定标算法上仍需改进,缺乏必要的定标基础设施。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陈树果沉下心来,攻克难关。 阅读文献发表论文带队进行现场观测和实验……“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水体大气环境进行了20多次航次海洋光学综合实验。 ”陈树果说,大量的一手数据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现场观测,颠簸的甲板是第二实验室

海洋光学和水色遥感是以现场测量为基础的学科,为了获取全面的海洋光学现场观测数据,陈树果多年来一直在观测一线工作,把颠簸的甲板当成了第二实验室,将论文写在了海洋上。

对陈树果来说,大海是难以捉摸的“老朋友”。 虽然交往了10多年,比别人更了解这一点,但每次把观测仪器放在水里测量,陈树果都会充满期待和不安。 “海上观测不仅伴随着恶劣的天气,还伴随着水中各种未知的因素。 经常变化才是大海的本质。 ”

出海观测,每次航行约20天。 由于科研任务繁重,陈树果曾在多趟航班上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 截至目前,陈树果累计出海时间达300天以上,其中最长在西太平洋海域连续作业74天。 “哪个是不准备辛苦的海洋人? ”陈树果说。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 20多年前,中国还没有自己的海洋卫星,要了解中国近海水体的大气状况就需要向国外购买数据。如今,许多科学家共同努力,推动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中国海洋卫星已进入组网观测时代,不仅形成了连续高频率观测全球海域的覆盖能力,数据也与国际先进产品具有相同的精度。 “做好本职工作,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 ”陈树果说。

《人民日报》

[中国海洋大学陈林]中国海洋大学陈树果:“我想下定决心做学术” 热门话题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