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智能制造考证难吗,芯片哪个难度大?
工业市场一直有一句话:工业是产业链,有上游,中游,下游之分,没有高低之分,有利润高低之分,没有贵贱之分,更主要的是没有谁比谁更高端之分。
工业是一条链,哪一个环节落下了,都会瘸腿,没有所谓的弯道超车,只有加班恶补!
航空发动机,机器人,芯片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产品,分属于三个不同的行业,有三种完全不同的产业链,拥有完全不同的生产工艺,同时也拥有完全不同的发展历史。
按照严格的学院式风格来说:没有认可可比性!但是产业来说,这三个由都有交叉。那么我们来分别说这三个产品的发展和核心难点!
机器人——未来工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被称为智能制造的核心之一1、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史1959年,由美国科学家制造出来,中国最早的工业机器人研究是1970s年代(详细不可考证)。在机器人的研究上中国并没有比美国落后很多年。
1980年全球进入工业机器人发展的狂潮,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研发生产出了伺服电机,这是一个可以精确控制速度和位置的电动机,通俗的跟你解释就是,通过驱动器,可以让电机转360度的多少个弧分。(也就是我们将一周360度,通过编码器细分为180个弧分,那就是2rad是一个弧分,你可以通过驱动器精确地控制转多少个弧分),这玩意的出现是日本fanuc将伺服电机引入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而后出现了可以精确控制速度和位置的工业机器人——也被称为关节机器人。
在之后的发展历程中,人们找到了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最好的场所:汽车制造业。所以从1980年——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第一大市场依然是汽车行业。
2、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问的是机器人,你这里只谈工业机器人?还有人工智能应该是机器人的核心啊!
工业机器人是全球“机器人”概念,第一个落实到产品的物体,同时让人类实现了:编程控制机器人——机器人执行操作工作,实现生产。
其后不断涌现的人工智能,他已经超出了当代机器人的范畴,因为人工智能并不是在制造机器人,而是在制造如人类一般的人!一个可以独立思考,并处理能力的人,即使他没有手脚,他也可以说话,陪你聊天。所以我们暂且不谈人工智能,毕竟他归属于软件方向。
3、机器人的核心技术
(1)驱动技术:伺服电机驱动
当前机器人的驱动,主要采用的是伺服驱动技术,不论是高端的atlas,还是工业机器人,以及外骨骼机器人,都是采用的伺服驱动技术。偶有情况下会配备一些液压驱动技术。
伺服电机的驱动一直在向微小型,高扭矩,高精度,高速度方向发展。从伺服发展至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你说伺服发展到尽头了吗?没有,肯定没有。只是伺服平民化应用了而已,但这并不表示这个产品已经没有前路了。
如今微型化直驱伺服,在灵巧手,以及各类高精度仿人型机器人中大量使用。包括编码器的分辨率,从17位,20位,23位,乃至25位是否能够更高的细分?这都是产业发展的方向。编码器属于传感器,伺服电机控制芯片是FPGA,也属于芯片范畴。
(2)机器人控制系统
通过示教器,编写程序在控制系统中运行,从而操控机器人
说到机器人控制系统,其实这就是一个纯纯正正的软件系统,有采用C++语言写的,有采用ST语言写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运动学算法的系统。尽管中国确实掌握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发实力,并且得到了实践和应用,但是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功能的多样化还是要不断的完善。
(3)减速机
减速机各个零部件构成(RV减速机属于摆线轮减速机)
大量的朋友都在说:“啊,减速机是机器人的核心,是我们中国的短板”。减速机不是我们中国的短板,金属材料科学,加工机床行业是我们国家的短板,减速机没有技术难点,难点就在高精密的加工工艺以及加工机床,我们一没经验,二没设备。日本纳博斯克RV减速机可以作为1万小时以上稳定运行,国内减速机如今稳定运行的总时长也不过才3000-5000小时。这种经过长时间的优化的产品,都还没有出来。
所以,从机器人的难度上面来说,我们还是看到基础科学:材料科学,精密加工工艺,软件开发科学,传感器(编码器),芯片(电机,机器人控制器)都是需要发展的领域。这就同上面三个沟通到一起了。
(4)工业机器人应用软件
别光看机器人的硬件,有经验还要应用的软件,包括仿真软件,离线编程软件。这些都不是找几个人,花个几十亿就能做出来的。梳理完一个坑,填满下一个坑,才有不断完美的过程。
芯片——这个时代,和下一个时代的心脏从中美贸易战,到光刻机断供,到华为处处被打压,我们基本看到了新时代的国际争端都在高科技,而且是最顶尖的高科技领域。
芯片内部结构
1、EDA软件——芯片设计的开端
EDA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在绘制PCB板电路(此处不是芯片)
很不巧,没有上来就说芯片蚀刻制程的技术,EDA软件属于工业研发设计类关键。这玩意是IC设计的基础。整个集成电路行业,推理不了EDA,中国也确实有国产的EDA软件,但是中国市场95%以上都是外资占据。
熟悉软件商业环境都知道,用的人越多,说明什么?说明整个服务商越有钱,工具越完善。
2、光刻机
光刻机确实是芯片生产扼住咽喉的一把锁,必须要解开,国内目前自研的技术,只能做到14nm,中芯国际采用n+1工艺,可以做到7nm的蚀刻。这个产品确实不是一个可以弯道超车的领域。只能依靠不断的经验积累。
3、FPGA
FPGA可以算是芯片的一种,也可以说是IC大类下同芯片并列的一个产品。大部分都忽略了FPGA的应用,可以简单理解为CPU的低配版。但是这不代表FPGA就真的技术含量低,FPGA的优势是稳定,这种产品大量应用在航空,汽车,电力,化工等领域,就是因为他相较于CPU极其稳定。这个领域是意法半导体的天下。
不想过多的赘述芯片的难度,国内的小年轻们,都在夜以继日的用命在博一个明天,你可以曲解成是为了挣钱。这都无所谓。
总之,在我们失去的20世纪的后半个世纪里,我们想通过21世纪短短的20年就赶上欧美,那真的只有拼命。
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是走向大国,维护中国统一的利器1、工业设计软件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最牛的工业设计软件,是达索的CATIA软件产品。可以设计引擎,甚至可以模拟实际状态下的发动机运转情况,了解空气,液体流动情况,乃至温度变化情况。
基本上市面上80%的航空发动机都是使用达索的系统研发的,也仅有GE,西门子等几个自己生产航空发动机的厂家,才有自己的设计软件。
2、材料科学
由于本身材料成型领域技术的缺乏,国内尝试采用了不少新的技术,期望突破,包括采用3D打印引擎叶片——激光熔化金属3D打印技术。但是这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试错过程。
(通用航空发动机的3D打印技术发展)
GE9X发动机的部分部件
GECatalyst发动机
3、加工机床
说到加工机床是不是又说回到机器人生产中也遇到相同的问题了。
总结而言,三者做起来都非常不容易。尤其是想做好,更是有挑战。但是必须做!
这就是整个工业生产的链条里,复杂而且相互交错。但是你哪一个都避免不了。
【欢迎机器人行业及人工智能领域交流!机器人观察原创】
公务员考试真的难吗?
肯定很难,世界上的事情就没有简单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今天就反其道而行之,介绍几个发生在我身边亲朋身上的故事,上岸对他们来说既简单,又神奇。
在此,我也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尽管很难,一次就考过的,还是很多的,所以说只要努力,考上的机率还是很大的。
当然,运气也很关键。文中我那三个亲朋好友,都是在成绩不够的情况下,靠运气来补的。好了,让我他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传奇故事吧!1、一次递补就成功的录取的鲁亦朝。曾是我的同事,本是一事业编制人员,那年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考选单位一共考录两个职位,鲁亦朝综合成绩是第三名,落选了。此事也就告一段落了,他也就安心在原单位上班了。谁知道,他们那年考录的公务员正式上岗后,鲁亦朝突然接到组织部门通知,说是他被递补上了。一打听,才知道第一名那位考到了更好的单位,这才给了他机会。2、两次考试都是递补的,却一样改变命运的尤汉江。是我的小兄弟。我们虽不是一个单位的,但一起到乡下驻村,整日在一起。尤汉江,性格单纯,实在,从不耍心眼,也是事业编人员。当年考事业编就是靠递补上位的。去年年底,县里组织从驻村队员中考选一名副镇长,他报了名。全县只有五人报名,最后成绩他是第二名。没考上,此事就过去了。谁知最后一刻,第一名怕到乡镇吃苦受罪放弃了,尤汉江顺利递补。既由事业编转为公务员,又提拔为了副科级,真是双喜临门。凭心而论,如果没有这个机会,他会是一辈子的事业编科员。关于尤汉江这个事,我的另一个朋友曾给予这样一个评价:“尤汉江傻人有傻福,就是石头掉下来砸到头上,也伤不着他!”大家可以品,细品,努力品!3、第一次是靠国家政策照顾到事业单位上班,第二次靠别人接二连三的放弃递补考选到县委机关的李守辰。李守辰这个人特别木讷,不善善辞和学习,形象也不是很好。我们相识在乡镇,当时我们在一个片区工作。他是一名三支一扶人员,当时三支一扶人员,刚刚开始,大家还不认识,相对好考,所以他考上了。考公务员是加分的,而且是加八分的,这就厉害了,直接决定成败。即便是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有利情况下,好几次他都是,勉强进入面试,每次面试都被刷下来。再后来,国家对这类人员特别照顾,拿出银行、事业单位等多个单位部门多次招录,可他一直都没有考上。服务期满后,他就回家了。就连预备党员也浪费了,因为没有单位给予接收和转正。后来,他就放弃了,一直在家里帮父母搞养殖。就这样,一直过了两年,省里出台政策,凡是以前的大学生村官或者三支一扶人员没有落实工作的全部安排到以前服务的乡镇,给予事业编制。李守辰是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事业编的,这本身就是传奇,是命运的安排,也是第一次。不过更传奇的事情还在后面呢!某一年,县里某个党委机关,从乡镇事业编中考选工作人员。李守辰报名参加了,当时计划要两人,他笔试第六名,也是入围面试的最后一名。事情进展到这里,奇迹是一个接一个出现了!先是在面试资格审查的时候,有一个人是企业编制,不符合报名条件,他顺势升到第五名,减少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面试时,又一个没参加,仅剩四人参加。结果毫无意外,他名列第四。至此来看,他已经出局了。可事实是,奇迹还在出现,这或许就是上天对他的眷顾吧!考察时,第三名和第二名双双放弃。在这种情况下,李守辰顺利入围考察对象,仅有两人入围。至此,李守辰的被录用已是板上钉钉。事情就是这么神奇,可谓悬念丛生、一环扣一环,简直比小说还精彩。关于这个事情,我曾经和他开过玩笑,我说你真是“过五关斩六将”呀!听者无不哈哈大笑。当然了,尽管每次成绩都不理想,但他都参与了。正是因为他的参与,才有了机会,才有了递补的可能,才创造了奇迹。这也正应了一句古话,“场外无举子”,重在参与嘛!参与就是机会,参与才有可能。看完这三个故事,你还觉得考公务员难吗?既然不难,那就打起精神,努力拼搏吧!幸运之门是会向你打开的。声明:图文皆原创,喜欢请转发鼓励!
电梯学徒一般多久考证?
电梯维保学徒只要好好学习,三年的时间是可以出师上岗的。
维修电梯确实是一个技术活,一般都是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够上岗的,而且每一种品牌电梯不同导致里面的机械或者是维修原理有可能不同。
所以要精通各种电梯的维修,那么肯定需要很长的时间,个人觉得可以挑一个电梯品牌来进行专业的学习。具体学习维修电梯的时间要看你的努力程度了,一般三个月左右也能够学成。慢一点的可能需要一年左右,当然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练习,这样才能够更加的精通技术更加的好。

考北理机械类研究生多少分稳?
考北理工业机械研究生分数大概是340分到360分。
五十三四变的整形机械工程专业有4个方向最新的简章是5个莫名其妙,但学校内部实际基本上还是这4个先进,制造360分,机械制造340分10分钟,机电工程340分左右,分数为外校考证基本上能通过复试的最低分数是学校老师透露的,各专业收人,大概能够接受最低分数,不是分数线,分数线要低20多分。
关于【机械智能制造考证难吗】和【芯片哪个难度大】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