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怎样读博,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申请考核难度?
交大的博士申请考核难度是非常高的,要求考生具备很高的科研水平,至少在SCI上发表数篇论文
如果想申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首先要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尤其是在写论文方面,至少已经在国外SCI期刊上发表数篇论文,并且取得较高的影响因子,这样才有可能被录取
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我是寒鸦大学僧,很高兴为你解答。明白博士生和博士之间的区别
博士生是指还没有毕业的在读博士研究生,由博士生导师指导,搞科研、做项目、写论文和参加会议等。在读博士生虽然还在读书,但是其实是有收入的,而且收入不低,主要来源于高校针对博士生发放的各种补贴,还有博士生导师发的科研经费、劳务费等,一年收入少则几万块,多则十多万元,根据省份区域、学校层次和导师水平各有不一。我在日本读博士期间,一个月收入是20万日元,合人民币大约是12000元,在日本算是普通水平,扣除房租、水电、生活花销等,基本上是存不下什么钱。
博士是指已经毕业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博士群体。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领域,博士一年的收入其实差别巨大,尤其是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之间的差距。理工科的代表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学、机械工程、电子通讯等等,人文社科类的代表专业:历史学、中国文学、外国语、马克思主义等等。看到这些代表性专业,就算是普通人也能看出个大概,那就是理工科类的博士就业范围广,容易就业,且薪资待遇较高;而人文社科类的博士,就业范围相对较窄,一般是进高校当老师,进企业不太容易,薪资待遇也要低得多。
高校院所VS企业公司一般来说,博士毕业后找工作,要么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当当老师,搞搞科研;要么进入企业或公司为他们研发与创收。但是二者之间的收入差距那是相当大的,各有利弊。
高校院所:大学老师一般都是事业编制,有点类似于公务员性质,基本工资不会特别高,年轻博士进校后的基本工资在6000~7000左右,算上平时的讲课费、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工作量和年终奖励,一年收入大约10几万元,旱涝保收。除此之外,博士进入高校当老师,学校一般都会给予一定数额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根据人才层次给的也不一样,高层次的博士人才可以高达数百万,低层次的博士也有10多万。如果博士喜欢搞科研,科研水平比较突出,有很多的纵横向科研项目,那么除了科研经费绩效工资,学校还会给予较高的科研奖励;同时,很多大学为了鼓励博士搞科研,每发一篇SCI或者EI科研论文,根据论文重要程度学校会奖励5000-5万不等,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所以科研能力强的博士,在高校一年收入20-30万根本不成问题。虽然高校的普通博士平均年收入可能只有10几万元,但是当大学老师最好的一点就是时间自由,不用坐班,不用朝玖晚伍,还有寒暑假和双休日,平时有课就来学校上课,没课可以在家备备课,也可以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果喜欢搞搞科研,那就申报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课题项目,多做实验,多发论文,主要是根据个人能力和个人职业规划去发展。
我记得在日本留学时,因为租房子需要有担保人,如果没有担保人日本的中介是不会租给你 的,所以找到我的博士生导师帮忙担保。担保单上有一个内容是年收入,我看到我的博士生导 师写了1500万日元,合人民币将近100万元,那个时候我觉得日本大学老师的待遇是真的高。
企业公司:因为我本人是理工科的博士,对于人文社科类的博士在企业的待遇并不是特别了解,只能讲讲我本人的一个经历。我刚毕业回国找工作,面试了几家知名的地产和建设公司,很多都在搞什么“企业未来领袖计划”,只招收博士,开出的工资都是年薪30万-50万,五险一金,年底还有分红和年终奖励,之后的收入根据业务能力逐年上涨,但是缺点就是时间不自由,尤其是地产和建筑公司,全年基本无休,没有节假日,作息不规律,经常加班,经常喝酒应酬。其实,这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嘛,至于选择高校还是企业,主要看个人选择和人生追求,没有孰好孰坏,只有自我满意。
有些家长为什么不让孩子大学学日语?
众所周知,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了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世界的方式,所以学习一门语言首要的益处就是可以感受一个不同于你的民族的思想模式和智慧的表达方式,这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多学一种语言,人们可以走出狭窄的自我认知范围,走进一个新的视角。也就是,多一门语言,多一个世界。
坚持语言学习便是一种成长型思维方式,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学习者。从学习外语的第一天开始,尽管发音不完美,语法有错误,你需要去战胜恐惧和弱点,通过交流去寻求自我提升,今后不管你尝试学习什么技能,这种学习方式都会对自己产生影响。
而且,中国人学习日语投产比很高。相对其他国家的语言学习者,中国人可以省掉大约30%的语言学习时间。就算没有学过日语的小伙伴,拿起一篇日本文章,都能看懂个30%左右,因为日本的文字起源于中国,很多文字都是汉字。
除此之外,学习日语的回报也渗透在其他各个方面,下面针对大学生群体来讲讲,还有什么具体的好处~
首先,我们来看看日语人才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
据统计,单单日语专业人才,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如下: 日资企业占50%-60%,国家机关包括外交部、各级政府,海关、外经贸办公室和贸易促进协会等占20%左右,大学老师和日语导游各占10%左右。
在就业上日语到底有什么优势:
1、首先来说一说日语专业或是学习日语的同学未来可以选择的就业方向。
1.1 全职翻译:自由翻译和非自由翻译
首先,来说说全职翻译,兼职翻译就先不说了,以后有机会再说。全职翻译分为自由翻译和非自由翻译,下面我们分别来说。
自由翻译,主要是做笔译,跟翻译公司合作,或者自己找甲方。我一个朋友,09年她刚开始做自由译者,差不多一个月可以拿到7K〜10K。现在越来越熟练,速度跟质量都在上升,月入肯定是越来越多的,在二线城市生活完全没问题。
非自由翻译,那就主要是企业/政府单位的翻译,想去政府单位做翻译,基本是要考编制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安稳体面福利好,比较推荐,但是竞争惨烈,有些岗位要求笔译证书或者党员/预备党员,或者加试日语笔译、口译等,有心的同学要提前准备,去考证、积极入党哦。
企业翻译,包括口译和笔译。一般企业的话,翻译既要做口译又要做笔译,主要在日企或沿海等跟日本打交道多的城市多一些,日语好的话也不算很累,但是工资高低要看企业了,这种纯翻译大多数工资都不太高,上升空间也不太大,属于还过得去的级别。不过,能力强经验多的可以周末接个兼职赚点外快,也不错。
还有非一般的企业,那就是知识产权代理方面的企业。他们会找笔译能力强的人去翻译专利文件,工资一般都比较高,普遍月入8K〜15K,跟自由翻译基本持平,而且有五险一金。
2.非翻译方向:国内读研读博和国内就业
第一,如果是日语专业可以读研读博深造,博士毕业走学术路线当大学老师很容易,硕士毕业在中西部的三线甚至二线城市当老师也还可以找到。如果是非日语专业不管是文科考研还是理科考研,都需要考第二外语。大部分学生考研第二外语都是英语,但考研英语100分满分能够考过75分的人真的很少,对于天生不擅长英语的学习者来说能拿到60分都是一件难事。而考研把日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最短3个月,正常情况6-8个月就能轻轻松松就能通过60分,稍微努力点拿到80分也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学校和专业都有日语选项,大多数只能考英语,要考研的童鞋可以查查哪些学校可以考日语作为二外,然后尽早准备。
第二,有N1或N2证书的同学,国内外企或国企、央企、私企、贸易公司、出版社等,都可以成为你的就业单位。总体来说留学中介压力大收入高,其他的都还算稳,别着急,沉淀个三五年的,慢慢收入也会上来。
3.日企数量大幅攀升
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日本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日资企业在东南沿海城市,诸如大连、烟台、青岛、苏州、无锡等都有分布,今后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很大,很多同学都把进入日企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开始。
日企增多了,吸纳劳动力数量自然也增多。据测算,在华日资企业直接和间接吸纳就业人数920万人。
2、其次,学好日语成为复合型人才可从事的行业也是很多的,那么到底有哪些呢?
日本的IT业发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日语+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将十分走俏。近几年美国通用(GE)公司、美国戴尔集团的亚洲分部纷纷把原来在日本的业务拿到中国大陆来做,他们对既通日语又懂计算机的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点击查看源网页
2.1、IT类+日语:日本的IT业始终处在亚洲领先的地位,本土的IT巨头企业众多,近几年,一些为戴尔、通用等大公司做外包的日企也在中国设立了分公司,精通IT技术又懂日语的复合型人才走俏,平均起薪也高于同类的中国企业。(就业容易,发展起点高。)
2.2、机械专业类+日语:日本的机械制造业在全球处于顶尖地位,小松制作所、三菱重工、日立等是其代表企业,正在经历经济转型的中国,也急需制造业的振兴,机械+日语,一方面可以毕业后,进机械制造类日企的中国分公司就职,如果赴日深造学成回国也有用武之地。(可供选择的日企多,赴日深造后,国内发展空间无限)
2.3、汽车制造类+日语:日本的汽车产业,在全球处于中上游水平,技术研发能力及创新力居于领先地位,代表有丰田、本田,日产传统的“三大”老牌企业,这些汽车企业在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发达地区,均设有中国区分公司及零部件加工厂,有汽车专业背景,又具备日语能力的毕业生,是这些日本车企的首要青睐对象。(就业前景广阔)
2.4、设计类+日语:日本的设计产业在东方文化圈是首屈一指的,与欧美的设计理念比,更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服装领域里的高田贤三,室内设计领域的桥本夕纪夫,建筑设计领域安藤忠雄,每个品类设计的细分领域,均有大师级的人物,随着中国创意文化产业的逐步崛起,长期内,优秀的设计类会极度缺乏,因而,本科毕业,赴日深造,回国发展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国内本科阶段所学,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赴日留学可选择学校多)
2.5、经济类+日语:日本的在华投资规模大约有2000多亿美元,日资注册企业23000余家行业涉及到中国的各个领域,未来日本企业会在华建立更多的企业,会计、金融等经济类背景的人,才是日企的“必需品”,因而,经济类背景的同学,精通日语后就职日企还是很容易的。(经济类专业背景好日企需求多)
2.6、法律类+日语:随着中日经济往来的密切,有法律类专业背景的人才也会是硬性需求,无论是去日企从事日常法务工作,还是涉及日本企业的官司,懂日语的法律人才都将是抢手货。(工薪高,企业需要量大)
而日资企业对日语的要求,是最基本的入门条件,掌握一口流利的日语,对自己是大有帮助的,进军日企,对我们日语,专业的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而在日企里面得到,很好的发展又得靠自己的努力了。
3.学日语的可以在哪些地方就职呢?
1、公务员
这类工作主要适合想要生活稳定,压力比较小的人或者是想从政的人。从职位来看主要是外交部,以及各部委的翻译,出入境边防检查科员等。如果小伙伴们想报考公务员的话,希望能够提前准备,做充分准备。
2、国企、事业单位
这类工作和公务员差不多,工作比较稳定,收入中等,压力较小。日语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是翻译与文秘工作,单位主要有:中国国家旅行社,中国的航空公司,中粮等。
3、银行
很多同学都想进银行,因为其稳定,福利高,奖金多,但做信贷方面的工作压力较大。由于很多银行和日本公司贸易往来频繁,因此,对日语人才有一定需求。银行主要有: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进出口开发银行等。
4、非日企企业
1.私有企业民营企业
主要有海尔、美的、比亚迪等。职位主要是海外营销,翻译。还有各类比较小的对日贸易公司。
2.欧美企业的日本部
有DELL,IBM,惠普,路透等。主要职位是客户服务,对日本企业的数据分析等。
3.四大
四大里面主要是德勤和普华永道,有针对日本企业服务的部门,每年看情况不同有可能招收日语系学生。但是相对来说英语水平也有相当要求,6级以上是很必要的。
3、日语小语种给其他专业带来的工作优势:
日本是个科技领先,名企众多的国家,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日本一直稳居第二,同时由于地缘关系,大量的日企在中国投资建厂。日企不像欧美企业,不管母语是什么,都拿英语当办公语言,日本人的英语也不好。从就业角度来看,良好的日语口语能力可使职场人士在日企如鱼得水,晋升空间大大增加,因此日企吸收了大量的日语专业毕业生,之所以很多人觉得外企是小语种学生的主要毕业去向,大概就是受日语就业情况的影响吧。
从事日语相关工作的收入截图如下(一线城市):见文末
4、然而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其他学习日语的好处:
1.首先可以生肉看日本动漫、漫画,日本综艺、日剧影视等等,再也不用为没字幕的情况下不知说的是什么而苦恼了,不用字幕自己就能看的很爽。
2.其次,可以去日本旅游,不用跟团,在日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3.学会日语就会多一门语言技能,进入日企或者出国工作,不成问题。而且薪资待遇也会比不会日语的人来说也要高一些。
4.学会日语,还可以去日本留学,出国继续深造,不失为大部分人提升自我的一种选择。
5.还可以成为一名日语老师,把自己所学的日语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梦想,对于日语老师而言,收获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一种满足和幸福感。
6.如果日语学的非常好的话,还可以做日语同声传译,目前同声传译人才非常紧缺,据说这种工作是按分钟收费的,可想而知,从事同声传译的人收入是多么的丰厚。
总之,学好一门语言的好处是很多的,而且还是这种发展前景优良的小语种,学好了绝对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也许学习的过程中会遇见一些瓶颈和困难,但是只要积极的突破它,它就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毕竟半山腰总是最挤的,你得去山顶看看呀!
以上内容,供你参考。
本科机械专业想跨专业考研到计算机专业?
基本上没什么要求,不过希望同学考虑清楚,你要知道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考研非常热门的专业,你可以看看各大院校基本上都有计算机这个专业。然后就是专业课。相比于其他学科的专业课,计算机考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是比较复杂的。而且大部分学校是统考408,考试范围广,复习难度大。一些自主命题学校额专业课可能只考数据结构跟操作系统,不过难度也不低。再说复试,很多学校复试都有上机要求,这对跨考生是很不友好的,所以希望同学在考之前考虑清楚。如果现在同学是大二可以早早准备,大三的话不是很建议跨考。
关于【机械制造怎样读博】和【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申请考核难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