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鸟是怎么制造的,怎么用彩泥做出科技感?
用彩泥做出科技感风格,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选用冷色系彩泥,如蓝色、灰色、银色等,这些颜色给人以科技感和未来感。可以单独使用或搭配使用,创造出冷酷感觉。
2. 使用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方形、圆柱体等简单几何形状。这些形状具有科技产品特有的线条感,能表现出科技的风格。可以自己做或用彩泥图案工具印制。
3. 注重细节表现,使用笔刷或手工制作一些精细图案,如电路板线路、矩阵点阵、滚轮齿轮等细节,增强科技感。这需要一定的描绘技巧和耐心。
4. 融入金属质感,在彩泥上贴上一些金属箔纸或配件,像按钮、开关等,给人机械的感觉。也可以在彩泥上覆以亮片或金属岩粉,达到金属效果。
5. 增加机械运动元素,制作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模型,如弹簧、滑轮、液压装置等,与彩泥结合在一起。这可以通过动态表现出科技的特质。但难度较大,需要机械知识。
6. 表面光泽处理,在彩泥作品完成后,可以涂上一层透明料或机械修饰剂,增加光滑感和光泽度。这种处理可以让彩泥看上去更为硬朗和工业。
总之,通过选色、图案、细节、质感的变化,加上机械动态表现,可以达到科技感风格的彩泥作品。这需要一定的构思和对科技元素的理解,但是通过练习也是可以掌握的。希望这些建议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彩泥无限可能!
引鸟的最快方法?
1. 提供食物 调研你所在区域的鸟儿种类。找出在你所在区域的鸟儿或者会迁徙到你那儿的鸟儿种类。买一本当地的野外指南,这样你就知道你想要吸引的对象
2. 制作巢点
3. 让你的院子更加诱人 1 提供水源。鸟类会被水滴或者活水的声音吸引。你可以买个供鸟戏水的水盆或者做个带喷泉的浅池塘。确保这些设备离地面很近。
很远的地方的鸟是引不来的,如果是在鸟活动的区域的话还可以,通过声诱引,有一种叫电媒的机器,播放鸟的叫声把鸟引过来,还可以远距离遥控控制
是增倍镜好用还是截幅机好用?
这个话题,涉及到两个需要考虑的要素,通常这两个要素需要平衡。一是画质,二是AF速度。增倍镜必然要损失画质,否则,佳能、尼康就不用制造500、600、800毫米的超长焦定焦镜头了。即使口碑非常好的佳能EF200-400mmF4L IS USM也仅仅是200mm焦段的增倍。看评测,佳能的1.4三代增倍镜还可以。增倍镜还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光圈的减档,1.4X减一档,2X减两档。对于F4恒定光圈镜头,对应为F5.6、F8,这意味着相机AF系统对应F4的高精度十字对焦点你就不能用了,你会发现可用的对焦点已经没有多少了,除了中央对焦点你还可以用外。如果用APS-C规格传感器,由于这个尺寸的传感器面积是全画幅的一半,因此有一个1.5倍的焦距系数。600毫米就变成了900毫米,而且光圈值没有变化,还是最大的F4,还有一个天然的好处是镜头的边缘被裁掉了,也就是说镜头成像质量差的地方没有覆盖到传感器上。如果APS-C也做到2200万像素,那么,成像的画质应不会低于增倍镜的画质,但肯定不如全画幅不使用增倍镜,底大一级压死人啊,特别是在光线不好的时候。APS-C画质相对有优势,但这个价格的相机的AF性能通常都没有全画幅的好,但通常肯定好于全画幅加增倍镜。这样看起来,在需要通过增加焦距拍鸟时,只要当时的光线条件较好,换一个APS-C的机身要好于换一个增倍镜。这也就是佳能7DII存在的价值之一,很多拍鸟发烧友都会备一个这个机器。我现在用的是1DMark4+EF600mmF4L ISII USM+EF1.4XII拍静态图片;视频,需要4K@25帧或者1080p@100帧慢动作时,a6500+MB5+EF600,是否可以再加一个1.4XII,今天出去试一下。1D4是APS-H,系数1.3。顺便说一下,a6500的静态照片,质量也可以,注意ISO别超过800就行,对焦也非常干脆,追焦没怎么尝试过,防抖效果也不错。但喜欢用佳能的大机器拍鸟了,用不大点的a6500还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早期的火枪火炮是怎么制作的?
古代如何做出枪管的?
火枪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武器,从公元13世纪突火枪发出的第一声怒吼开始,人们就进入了与枪支为伴的时代,直到现在以及并不遥远的未来。
那么人类最初是怎么做出枪管的呢?毕竟直到现在,枪管和炮管的制作都是高科技,有大把的国家造不出一根合格的枪管来。
同样,在古代也有大把的国家因为自身技术落后而造不出火枪的枪管来。那么,古人最初是怎么做出枪管的呢?今天小编就来介绍古人是如何把一块铁板变成一把能砰砰作响的火枪,以最古老的火门枪为例。火门枪——一切现代枪械的‘祖宗’
加关注、收藏,下面的知识穿越党必备哦,快拿小本本记好!
火门枪是最早的金属管形火枪,我国古代的火铳就属于火门枪的一种。火门枪有一个铸铜或熟铁制造的枪管,枪管的低端密封,只在靠近尾端的枪管正上方留有几毫米大小的点火孔(火门),以用来点燃火药,也有的制作精良的火门枪会给火门按上可以旋转的盖子,以用来防风、防漏、防潮,这种现象在东西方都出现过,但不是主流,人们最多会在火门的周围制造出一个用来聚集火药的环形。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介绍如何使用钢铁来制作火门枪。
首先,取一块钢铁、熟铁(注意一定不能使用生铁),然后置于锻铁炉上加热,直到其红热便于加工为止。然后准备一个U形的金属模具,以用来加工枪管。把已经红热的铁板放在模型之上,然后不断的敲打中间部位。
因为铁板的中部因为模具的关系,是被架空的,当铁锤打击这个部位时,铁板就会逐渐下陷。
敲打铁板的锤子也不是普通货色,而是一个特制的球面锤,这样才能更好的加工。
带有球面的锤子不断敲打铁板与模具凌空的地方。
金属在脱离高热的热源后,很快温度就会降至室温,所以需要不断的加热→捶打→加热→捶打,这是一个非常耗费体力的活。
经过几次捶打的铁板慢慢的变成了U形,但还需要继续之前的操作。
在捶打的过程中,要随时改变铁板和模具的经过不断的敲打,铁管终于成形,但这距离工作结束还有很长路要走,某些地方的人们还会使用第二层铁板包裹枪管,也就是双层枪管,以防止枪管炸裂。接下来需要往已经成形的铁管里插入一根粗细均匀的圆铁棒,铁棒的粗细决定口径。
接着重复之前的操作,不断的加热→捶打→加热→捶打,逐渐的使铁管上合拢的痕迹消失。
这个时候就不能在继续使用原本的球面锤了,现在是时候换上凹面锤了,这个凹面锤起到的作用和模具相同,需要不断的变换位置,让大锤不断的敲打,使铁管逐渐成形。
终于经过长时间的捶打,铁管原本重合的边缘缝隙已经不见了,大小和厚度也达到了设计,这个时候就需要用普通的平面锤对铁管的形制进行定型了。
在古代,古人们不喜欢圆柱状的枪管,反而更喜欢带有棱面的枪管,因为这种形状的枪管更容易固定在枪托上。
换上平面锤把圆筒状的铁管打成六面,以方便装在枪托上。
经过整形后的铁管就可以把铁棒取下来冷却了,注意一定要让铁管慢慢冷却决不可使用冷水降温,否则铁管极易变形、变硬。
冷却后的铁管就要使用车床加工铁管内部了,经过几次的钻取,铁管内部已经变得非常平直了,接下来就需要打磨壁厚了,厚度均与的枪管是最好的。
车完膛后可以看出,枪管的每个壁面都不一样厚,这是不允许的。这时要使用古老的卡尺进行比对,然后慢慢打磨,一个形状、大小、硬度合适的锉刀会是你的好帮手。
最后经过上述的操作后,一根合格的火门枪枪管就基本完成了,接下来需要为火门枪配上枪尾了。
火门枪的枪尾一般使用焊接封门就行,但是为了清理方便,有一部分是用螺丝封门。
然后使用油灯熏黑枪管,然后把带有油烟的枪管按在枪托。
枪槽里有沾有油烟的地方是高出来的地方需要用刻刀削去。
火门枪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木床式,即用一个要比枪管宽大些的枪托牢牢的把枪管固定在前段的木槽里,然后再箍上多个铁箍加固,此种火门枪的制作技术来自早期火炮,火门枪的别名手炮就源于此。第二种是套管式或长杆式,直接将木杆插入枪管的尾銎即可,要是火门枪发射完来不及再次装填还可以当作冷兵器使用,中国的火铳、三眼铳就是其中代表。
把枪管安装在枪托上的方法,暂时就不介绍了。
尽管这种‘枪’在今天看来很落后,但却能产生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威力,哪怕普通的火门枪也能在近距离大概率的击穿当时普遍流行的板甲(两毫米厚),而且就算未击穿也能给人以‘钝伤’,在这点上火门枪要比流行了许多世纪的弓弩强很多。
小编告诫各位,千万不要尝试哦,一是犯法,二是实际操作很困难,三是极其危险。
知识整理不易,加个关注吧!
关于【机械鸟是怎么制造的】和【怎么用彩泥做出科技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