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行业有淡季吗,钢铁价格真的要大幅度回落吗?
螺纹期货下跌,我们认为并不一定预示着钢材的价格会大幅度回落, 但也会是一个信号,钢材的价格持续上涨,已经影响了很多下游企业的运转。必须要回到正常的合理区间。
01
五月份钢材价格到底上涨了多少?
今年的前五个月,从全国各个区域的钢材市场的报价,可以明显的看到,上涨幅度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五一节后钢材价格上涨的更加迅猛,经常性的一天,钢材市场的报价,会有两三次涨价,甚至一天五六次涨价。最高地区的价格能涨500块以上。上一次价格最高点是在2008年,今年已经突破了历史新高。
据一些钢材分析师师钢材,截至五月中旬,全国钢材市场八大品种的吨钢均价突破了6600元,比2008年最高点6200元高每吨出近400元,比去年同期每吨上涨了2800元,同比涨幅75%,仅五月初就上涨了近900元。分品种来看,螺纹钢每吨比去年上涨了1980元,热轧卷钢每吨比去年年初上涨了2050元。
除了国内钢价外,国际钢价同样也出现了上涨的趋势,而且涨幅远高于国内钢价。
02
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钢材市场的持续上涨?
造成今年年后钢材市场的价格持续上涨,不只是供需关系造成的,还有其它以下方面的原因:
1. 疫情后经济恢复,钢材需求量增大
从正常的市场角度,造成价格上涨主要是与需求有一定的关系的。钢材价格的上涨也是有在这一部分的因素导致的。这两年疫情期间,经济放缓,很多的工程类项目被迫停工。一些与钢材有密切关系的,比如船舶制造,桥梁建设,机械制造等行业。逐步恢复运转,对钢材的需求量较大。
同时,国外的经济也开始有所恢复,钢材出口的比例也会有所提高。
2. 依靠进口的铁矿石价格的上涨
钢材的生产是与铁矿石有紧密关联的。而国内铁矿石的进口比例是非常大的。主要的进口国是以澳大利亚为主的国家。而中澳关系的逐渐紧张,势必会影响到铁矿石的进口情况,造成价格的飙升。而且目前还没有缓和的迹象,未来也并不明朗。这也是造成钢材市场的价格上升的原因。
据有关资料显示,五月中旬进口铁矿石的价格从去年的每吨86.83美元,上涨到230.59美元,涨幅达到165.6%。
3. 量化宽松政策,造成大宗品全面涨价
这两年为了应对疫情,全球各个国家不同程度的推出了相关刺激政策,支持经济额发展。特别是美元,欧元货币超发,通货膨胀的加剧开始向全球传导和辐射,导致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当然也一定是包括钢材这种最重要的基础产业的价格。
4. 少数机构不正当的囤货炒作行为
每次市场出现一定波动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投机的行为。本次钢材为主的原材料上涨,持续的时间较长。也有少部分机构,采取了大量的囤货行为,借机炒作部分产品的价格。造成这类产品的价格在市场上出现上涨的情况。
03
到底给下游企业造成哪些经营困境
钢材这类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给很多的下游制造业造成经营上的很多困难。同时,还会有很多的因素,会控制目前持续上涨的局面,最快的回归到钢材市场的合理价格区间。
1.资金压力,库存压力
目前有很多的下游制造业,因为以钢材为主的价格持续上涨,没有一定库存的企业是不敢接单的。一些客户下订单,只要按照原有的价格,就会造成亏损。
所以,只有一些比较有实力的企业,可以有资金囤货,才可以应对目前的市场竞争。而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面对本次原材料上涨,都会有一定的资金压力,库存压力。
2.接单压力
最近一些厂家的业务几乎处于停止的状态。主要原因就是按照目前的市场产品供货价,接收到客户的订单生产,就会造成亏损。因为,没有前期的低价位阶段的合理库存,造成生产成本较高。
04
为什么钢材价格会尽快回到合理价格区间
1.市场需求放缓,逐步下滑
本次市场需求主要是受前期疫情的影响,疫情结束后经济的恢复,到目前为止市场需求已经逐步放缓。回归到正常的状态。而对于一部分行业来说,市场需求是呈现下滑的趋势的。所以,最终决定钢材价格能否回归到正常的价格区间的,是市场需求回归到正常的空间。
2.国家政策层面的调整
面对目前以钢材为主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为了促进下游行业的健康发展,让钢材行业的整个产业链趋向合理,国家也会做出一些政策方面的应对。
比如加大国内铁矿石的生产量。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一些投机机构进行监管等。
总结:
螺纹期货下跌20%,并不会意味着钢材价格的大幅度回落。目前较大幅度的下跌的可能性会很小。但是目前的持续上涨,已经影响到整个钢材行业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所以,钢材的价格会逐步回落,使价格回到合理的空间。
(完)
友情提示:本文为个人原创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谢绝转载。
电商受疫情影响大吗?
2020年这个开头,对于电商人来说,是最难的一次,快递停运,工厂停工,整体变得乱序。武汉疫情,考验的不仅仅是每个人的健康免疫力,也是一个企业/国家的免疫力,包含对重大公共卫生和经济体系的调整能力。
线下商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对于电商企业来说,也会面临一次大的调账, “活下来”是一个多么朴实的愿望,那么这次疫情会给商业带来哪些大的变化了。
1. 消费习惯变革——短视频新媒体,直播流量持续加大这次疫情给人们带来生活习惯上的改变,保守的估计也得持续三个月,而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而如果一个人呆在家里,每天都用手机APP买菜、买肉、买米、买水果、买零食,试想一下21天之后,他可以出门去逛商场超市了,但是很多人依然会选择用手机买菜、买肉、买米、买水果、买零食,因为习惯了。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习惯一旦形成,想要改掉那是难上加难。一个果粉,很难去更换安卓的手机,原因很简单,操作系统不习惯;一个可口可乐的忠爱者,很难去尝试百事可乐,原因很简单,口味不习惯;一个吃惯了中餐的人,跑到欧洲旅行2周回来,居然瘦了5斤,原因很简单:吃的不习惯;一个用右手吃饭的人,突然有一天,右手受伤了,被迫用左手吃饭,他居然用勺都会把饭撒到地上,原因很简单,用的不习惯。
接下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盒马、每日优鲜买菜买水果送到家,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来购物,用在线教育来学习,越来越多的人会习惯用抖音、快手做生意赚钱,越来越多的人会习惯线上学习分享经验……
2003年的非典,催生了淘宝、京东让原本线下的模式转变到了线上。而2020年的武汉肺炎,将会催生一大批短视频,直播带货网红,线下品牌转型线下,知识付费达人。
2. 品牌变革——蚂蚁雄兵,海量风格化/网红小而美品牌崛起这次肺炎的处理方式和03年的非典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地域+人群”为中心去设置所有的流程/措施/目标,“人群”的问题解决了,疫情就稳住了。
同样的逻辑:传统的零售格局是按“商品”划分的,不同的商品划分到不同的场所,然后人们要围绕这些场所去转,比如美食街,家具城,小商品市场,服装一条街等等;整个社会都是以“商品”为中心。未来的社会格局是按“人群”划分的,不同的人群生活在不同的社区里,然后商品和服务要围绕人群去转,整个社会都是以“人群”为中心,或者说“社群”是未来社会的基本单位。以“人群”和“社群“为中心的时代,商品是怎么产生并流通的呢?
可以参考“蜂群模式”,即:每一个蜂群当中,都有一个“蜂王”和少量的雄蜂及数量众多的工蜂组成,雄蜂和工蜂对蜂王非常忠诚。每一个蜂群都有很好的自运营能力:一只优良的蜂王年产卵总数可达10万粒以上,每一只工蜂都能采集花蜜分泌蜂王浆,繁衍后代的同时供养蜂王。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网红开创自己的品牌,就像一个蜂王一样,配合的团队就像雄蜂一样,紧密配合蜂王,而数量众多的粉丝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网红,购买网红推荐的产品。
未来也会有小而美的团队,独立运作自己的精众品牌(只服务于垂直细分领域的一小部分精众群体),他们愿意为品质买单,愿意为情怀买单,愿意为圈层买单。而围绕这个品牌聚合起来的一个“蜂群”,又会形成一定的自运营和自裂变机制。
不论是网红IP还是精众品牌,其本质都是IP的人格化和品牌化,具备人格化的品牌才能牢牢吸引一批忠实的用户。也因此,中国经济将出现一大特征:那就是海量小众品牌的崛起,这也是明显的优势。前段时间,ZARA出现了在中国关店的新闻,就连快200年的老牌巨头公司——宝洁都退市了,很多人看没看透背后的本质,这说明像这样的全球性巨头,正在被一群“蚂蚁雄兵”蚕食!这群蚂蚁雄兵就是海量的中小品牌,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小众品牌,借助小红书、抖音等媒介迅速攻占年轻消费群体的心智,正在如雨后春笋般喷涌而出。在中国哪怕抢占1‰的市场,也有庞大的1400万群体,也足够让一个品牌活好、做强。
3. 营销变革——寻找“超级传播者”,经营私域流量疫情爆发之初,钟南山院士就曾提醒,一个健康的年轻人,回传播至少20个普通用户人群,一定要谨防“超级传播者”,这说明本次疫情的扩散,不再取决于多少个感染个体,而是取决于有多少个强势个体。这个逻辑在未来的商业传播上同样适用。今天动辄几千万粉丝的网红达人并不鲜见,尤其像很多短视频网红,别人关注你都是图个热闹,然而能够真正起到意见领袖的人却屈指可数。互联网已经从早期追求点击量的“流量思维”,升级到了追求粘性的“留量思维”,也可以说从“公域流量”到“私域留量”的升级。
所谓“公域流量”,追求的是平台对用户的数据采集,形成越来越清晰的用户画像,再进行广告推广和引导消费,本质上还是依赖于“用户主动找内容”,在此前提下触发的相关广告推荐。而天猫、京东、美团的这种模式,强化了平台的“中心化”作用,但是高昂的流量获取成本,让越来越多的商家望而却步。
“公域流量”好比大江东去浪淘尽,你只能在江边饮一瓢,再多的流量其实跟你是没有多大关系。而“私域留量”是你在江边开一道水渠,引入江水到自己的池塘当中,虽立潮头,看大江东去,却有了自己的池塘,你就可以养鱼养虾养蟹了,经营好这一池塘,才能创造无限可能。
如何拥有自己的私域流量?是每一个商家/网红考虑的核心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要想迅速的推动品牌建设,提高知名度,必须得密切关注“超级传播者”。我们赋予他们一个新的名词“超级客户”这个公式足可以说明价值程度的高低:
1个超级客户价值>100个私域留量价值>10000个公域流量价值>1000000个泛域浏量价值
(1个爱的死去活来>100个爱意萌生>10000个有点喜欢>1000000个觉得漂亮)
简而言之,我们将经营的重点投放在将“公域流量”巧妙转化成“私域留量”,进而筛选出那些“超级传播者”的“超级客户”,那将起到事半功倍、基业长青的效果。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原材料从开年后一直上涨?
原材料在2020年已经开始,包括铁矿石翻一倍,塑料接近翻一倍,纸浆,白糖,棉花,铜等等原材料价格都在上涨。
上涨的原因,大部分人其实没有必要去详细地追溯。咱们来聊聊原材料上涨会带来哪些领域会大幅度的改变?
首先,我们要明确几个逻辑:
1、消费者人数没有明显变化。全球没有在2020年暴增人口,2021年也不会存在。这就说明需求上面,尤其是硬性需求产品,不会有明显的数量变化。(这一点很重要)
2、全球原材料产能地区,没有听说有那个区域产能急速下降。虽然由于疫情的原因,造成产能减产,但是最上游的产地,没有被破坏。也就是说,铁矿石没有绝迹,白糖产地没有不再种植甜菜和甘蔗。(这就是原产地没有明确的受灾)
3、物流体系。有需求的地方短缺,需求过剩的地方依然存在。这就是疫情带来的,产业链被部分的切断了。物流跟不上推动了原材料上涨的第一步。(也不是表面上的主要原因)
那么原材料上涨,各家企业都感受得非常明显。尤其是产量极大的产品。在2020年底,就有大量的产品企业开始提价。提价幅度在10-15%。这是产品市场的提价,例如电动机,塑料制品,包括汽车,家电。
1、原材料飞涨,耐消品反而会降价。这里就有一个跟大众感受上面完全不一样的情况出现了:我们都感觉到产品在降价,或者说我们都自然地认为,产品应该是向价格便宜,销量更高的的销售逻辑去靠近的。
但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2019年-2020年6月份汽车整车价格均价走势很明显的能够看到汽车平均价格是在上涨的。这其实是比较典型的,商家侧重于营销高利润的产品。同时将之前更高端的产品降价,也就是说,原来卖20万的车,现在卖15万。原来20万的车,利润空间是8万,现在利润变成了3万。真正亏本的买卖,他们一直都没有做过。
这也就是第一种情况:大众商品低价产品降幅不大,同时增幅不明显,但是高价产品,可能在降价出售。降低利润,用以快速回笼资金。
试想一下,如果原材料飞涨,下游成品也在飞涨,那么还有多少人,愿意出钱购买产品?很多人说,涨了还不买吗?事实上并不是,一旦产品市场涨价,那么就表示,你的购买力不够了。一旦人们有了担忧,消费就会变得更加理性,大家都会一再压缩购物需求。毕竟工资没涨,存款没变啊。没钱了,吃喝这种必须品,不管涨不涨,都要买。
那么,这种汽车,家电,电脑,手机等等产品,降价了毛利降低了,怎么盈利呢?
通过第三方金融体系,以信贷的方式扩大市场容量。所以,越是没钱的时候,借钱的越多。
2、物流体系会加快成长,巨头物流会变得更强大。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如果原材料还在涨,生产出来的成品,最好的办法是干什么?是最快的速度卖出去。
一方面回笼资金,毕竟你是在高价的时候买的原材料,成本就高。卖出去,不管挣多少钱,都是正向的盈利。如果卖不出去,那么占用的资金,要比往年更多。
所以,原材料涨价,就要求产品市场,物流流动得更快。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原材料一定会下跌,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想要活着,不管原材料涨不涨,都要正常的生产,不然就倒闭了。
所以,可以很明确的:顺丰,京东,德邦,中通,这类超大型物流。一定会在这一波原材料上涨机会中变得更大。
物流3、小企业会更艰难,想要做生意,就抱大企业的大腿。唯一能够对冲原材料涨价的方式就是:销路广,融资渠道成本低(也就是借钱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单位成本更低。
能做到这几点的只有各个行业的龙头——也就是大企业。
所以,我们会看到宁德时代(锂电龙头),光伏,新能源汽车,化工等等各行业的龙头,都被重点关注。这不单单是资金的关注,也包括下游产业链的企业,也希望挤进他们的供应商名录中。
4、人工成本会提高——薪资要涨2020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大部分企业以裁员的方式,进一步缩减开支。但是,从大形势来说,生活是不断变好的。也就是说,工资体系一定是增长的。
尤其是2021年,疫情基本控制住的状态下,员工对于薪资的要求更高。同时,有订单的企业,要以最快的速度生产产品,将他销售出去。追赶这个时间差带来的利润。必然也会抬高部分行业的薪资水平。
所以,薪资体系也会增高。薪资的增加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啊,涨上去就很难再降下来。
因为下降,就代表着会有大量的人员流动,这个成本会非常高。
5、自动化程度会提高大型企业,中型企业,甚至一些小企业,都会加快上自动化的速度。在疫情被控制住的情况下,想要降低成本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生产率和良品率。也就是单位时间内产出更多。
那么,必然要上自动化设备,但是自动化设备毕竟需要固定资产投资,这就需要钱。
因此,对于一些融资比较方便的大型企业来说,自动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大量工业机器人,非标设备会被大量采用。
焊接机器人综合来说:物价飞涨的可能性并不高,但是会带来的行业洗牌,以及行业龙头更加凸显的情况。
【关注机器人观察,一起了解更多行业细节】
现在想裸辞去南方换工作?
首先想做那就从现在开始立即马上,趁年轻选择还有很多。
我同你一样今年毕业,二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我现在找的工作新媒体工作,机械实习的时候也是混过去的哈,不喜欢,也学得不好。我仅仅说说我的理解哈。
1、首先还是要先选择城市,我觉着选择城市对机械发展还是挺重要的,有些城市并不适合重工业的发展。简历投着也不方便,先找个地方落脚点吧还是。
2、要有心理基础,画图工作是很多,但是一些大的机械公司你去上班的时候还是要先从车间干起,所以说在这期间你心理上要做好准备,可能要吃苦。
3、如果你真的想在机械发展我还是建议你考研,大学学的真是皮毛,写论文的时候看人家硕士的论文有的时候真就是一脸懵逼,就跟没学过一样。感觉本科和硕士差距真挺大的。
所以个人建议,家庭负担较小的话,南方去试试也是非常棒的一件事。
关于【机械制造行业有淡季吗】和【钢铁价格真的要大幅度回落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