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都是干啥的呀,机械应届本科生毕业生就业方向有哪些?
机械行业不缺人,缺的是人才。如果你认真学了,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适合你。
08年我机械本科毕业,当地招聘起薪平均1200,甚至有900元找技术员的——待遇还不如去搬砖——本省两大民营机械企业招人,2500起薪,招五十个去了五千个人应聘。
然后我跑上海入职一家台湾企业,起薪1800需要大量加班。我最多一个月签了240个小时的加班,收入刚刚过5k。工作一年期间差点瞎眼一次,差点断手一次,手上脚上受伤无数次,因过度疲劳骑单车撞人一次,撞栏杆二次。
于是跑路。
有网上前辈提携,去了一家it(非码农),进去起薪就是3k5,每天8小时,周末双休。和之前每天12小时周末基本无休天上地下。而我在台企时的加班,在我和同学吐槽时,对方评价:你起码有的加班有的钱赚,比我们拿死工资强多了。
拿一个月死工资多少钱?在湖南一千出头,二千算运气好。而能拿死工资的已经算混的不错。
运气不好的同学南下广东,在08那个坑爹年份,进一个厂子老板跑路,再进再垮,半年被换了三家厂。最终黯然回到湖南考了个公务员。
至于我,3500那个工作干了3年后跳槽。第一次翻倍,再跳一次加薪60%,现在13k税前。我在同行里混的算比较差了,有跑到腾讯后年入30w的,也有混创业公司拿了小千万期权股票就等几年后兑现的(当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基本上年入10w算平均数,20w中等偏上。
坚持干机械的同学,现在月入过w的一个没有,月入5k一只手数的过来。混的最好的是跑深圳从修手机卖手机到开手机店月入10w,已经开店开厂当老板了。
回到题主的问题:因为不赚钱呗,大家纷纷用脚投票了。
不光不赚钱,还有断手断脚残疾一辈子的风险,还有隐性下岗的风险——我有几个同学因为企业效益差已经被通知停薪留职半年回家洗地煮饭了。半年后没转机就要失业。
为啥会这样?因为机械是资金密集型行业。
轻工业市场高度竞争。激烈到啥程度?山寨品牌的数量在淘宝下降严重,淘宝很多杂牌家电黯然消失,大量廉价产品集中在几个品牌。高大上的名牌行业打出狗脑子,国际名企黯然退出中国市场的一家又一家。
重工业市场更要命,轻工业投资一个亿大家高呼狼来了,重工业投资一个亿投产都未必够资格。
说白了,机械行业有钱才是爸爸,钱是稀缺资源,劳动力不是。设计行业顶级设计师一个人撑一个公司不是新闻,顶级工程师和工人……唔,可以参考感动中国系列那些干一辈子全家清贫的案例们。
当年工人阶级老大哥的时代,优质工人福利高工资高,包医疗包子女教育包养老,大家打破头都挤着去当工人,还出现了父亲退休儿子顶班的奇葩政策。
现在到处鼓吹中国崛起中国工业世界第一了,当工人的人反而少了。为啥?因为大家不傻啊。
知乎键政局们可以讲工业讲情怀,冒着残疾丧命危险的不是他们,穷一辈子的不是他们,干不动了被老板扫地出门的更不是他们。一方面享受中国实力蒸蒸日上的快感,另一方面鼓动学机械的去牺牲——抱歉,学机械的再傻也懂用脚投票。
中国需要工业么?当然需要。工业重要么?当然重要。但这和我们学机械的有啥关系?
首先,为啥大家转行?简单的答案是没钱。
二十出头刚出大学,大家想的是怎么马上挣钱,让家里持续失血的教育投资开始回本,刚毕业大家的期望值都很低,能糊口能租房能上网,啥工作都能将就。
等过上几年,眼瞅着到二十岁中段了,恋爱,结婚,父母衰老后的养老等问题渐渐浮上水面。很多学弟在熟悉了企业后往往会对自己未来有个判断——我继续在这个企业干下去,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很遗憾,大多数高等教育的机械系毕业生往往是悲观预期。这是转行的源动力——大家不认为继续从事相关行业能让自己解决未来问题,于是用脚投票去个有机会解决的行业。
其次,“机械行业存在哪些问题?”这个命题太大,不是我这个机械逃兵能说透的。我只能结合我个人经历,讲一讲“机械系毕业生为啥很难在行业内混到高薪”。
大家定义的机械专业,按我自己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来说,学到的是机械原理。初出茅庐的毕业生很难独立设计工业产品,进行工业优化。
初出茅庐的毕业生一般从技术员做起,先维修机械,将知识和实践互相结合。等有一定的经验,再从使用优化—零件优化—设计优化……走上“在实践中提炼理论,理论再指导实践”的循环升级路线。
资本社会决定价格的是“稀缺”。下层的技术员在每年无数毕业生涌入求职市场的现况下,稀缺性约等于零,这决定了新毕业生不可能有很好的待遇。机械是个吃经验吃悟性吃年头的行业,从入行到基本熟悉,快的一年,慢的几年。从熟悉到精通,五年算少的,等摸爬滚打将自己练成稀缺的业内专家,十二十年年弹指一挥间过去了。
唔,苦熬十几年换三四十岁后吃香喝辣,大家也不是不能接受。可惜换不来。
上层的位置有限,你技术好,不代表你必然能获得回报。说难听点,前面有二十年的老机械等着上位,大家技术差不多凭啥选你个十年的?看着老高工技术好薪水高,倒退十年人家拿着寒酸薪水苦哈哈的等位置呢。
投资成本高(十年二十年低薪),回报低(老来才有高薪),风险大(工厂工伤早不是新闻,熬一辈子高工啥高薪没有的老师傅一大把)——换了任何理智的人能走都会走。
那么,为啥机械工资低?答案是全世界大多数机械行业从业者工资都不高。
我之前解释过:机械是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分工极细。
再厉害的机械大牛也没法一人将工厂运作起来——作为生产环节的某个链条,在劳动力供应充足的情况下,个人能力对于薪水提升幅度相当有限。记得“稀缺”么?除非高技术附加值的垄断行业,机械从业者很难获得高薪。
作为发展中国家,国朝号称世界工厂,其实大量覆盖的产业是利润最薄的中低端。高端基本被美日欧占据,领先幅度十年以上。大家都见过几十美刀一把的螺丝刀,几百美刀一个的进口零件,不得不说除了品牌效应,人家独此一份的价格你要么不用,要么乖乖付钱。
美日欧领先十年以上的科技,换句话说未来十年内中国机械从业者很难有收入大跃进。即使熬到国朝超英赶美,收入大跃进的也只是部分行业。
机械行业服务于工业,工业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换句话说就是给人踩的。国朝大量培养了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造就了世界工厂,同时也压低了普遍薪水。作为国家而言这是好事,对个人而言是灾难。
房价学费医疗,三座大山之下压死多少人?年轻时没房没车没女朋友;中年出不起孩子择校费,爹妈医疗费;老境颓唐积蓄菲薄,遇到点绝症啥的坐等入土……
我相信知乎里不少人会科普啥医疗资源有限,发展中国家需要为国牺牲。问题是坐办公室国务院的认为我们是数字,我们凭啥为国买单?
当年国家包一辈子,大家做螺丝钉也能保障基础生活,苦点累点穷点无所谓。现在个人归个人了,国家的请交给国家。国家没有权利保障我们,所以我们也没义务为国献了青春献子孙(教育产业化,不就是拿钱买教育资源嘛)。
这些就是我当年转行的初衷。我很喜欢机械,要不也不会报这个专业。只是我不想当大国崛起的基石被人踩一辈子,在笑贫不笑娼的年头老来被人当教育材料:“看,这个傻逼!”
回答一些个人问题:Q:为啥不分享职业经历?
A:不太好在陌生人中分享具体的公司。不过知乎上现实朋友和网上十几年的朋友都不少,我几次跳槽的同事和老朋友们都在。保证经历真实。
Q:机械转互联网咋转的?能指导么?
A:遇到贵人,运气好。从小喜欢新奇,混互联网成了高度网宅,省下饭钱去网吧。其他人网吧打游戏,我出于爱好刷一晚上论坛贴吧,四处找感兴趣的互联网新闻等。没想到当初作为爱好的经历被贵人提携,转型互联网。
Q:机械毕业,就业时去其他行业有啥建议?
A:简单的说,去考虑你能带给老板啥。现在网络发达,搜集信息容易。搜集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然后在简历中针对这点阐述。任何上级都喜欢主动思考的下属,不需要你给出点石成金的建议,只要你愿意思考就有培养价值(刚好这是机械系的长项)。没人拒绝一个思考怎么给他带来利益的人。之后就看个人命运和努力了。
Q:答主自己学校low学的差,进不了好地方怪机械行业不行?
A:作为机械行业跑路者,确实没啥底气评价机械系好不好。在某些人看不上的学校里,别说出类拔萃,倒数找我快得多。比我强力的同学一抓一把。这些别人家的孩子不但学习碾压我,为人处世,思维深度,乃至学习基础和长相方方面面吊打我这个废材。
他们中的很多人依然坚守在机械行业,这也是我对机械行业从业者充满敬意的原因之一。
说真的,我真心觉得他们中的任何人如果和我干一个行业,收入草割我毫无压力。
我这个废材坐在互联网的风口上沾光,他们却拿相对低得多的薪水,公平么?当然,机械前辈们的境界我没法理解,我也承认我low,所以跑路了。
Q:同学/学长/老师告诉我收入如何如何,认真做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
A:地区不同,企业不同,学校不同,无法一概而论。如果你从业收入能让你满意,我觉得在这个基础上从事机械行业对人很有好处。没有机械学科带给我的这些财富,我很难说能在互联网行当立足(其实现在混的也一般)。到今天为止学到的知识都还老师了,但当初培养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等依然让我受益。
Q:答主不要太急功近利,年轻人锻炼为主。
A:不是我们急功近利,时代不给我们坚持的理由。我刚到上海,张江房价7+,没几年8k,1w……现在那边房价快3w了。当年和同事说起上海房价骇极而笑,现在听说陆家嘴附近房子千万起已麻木。爱咋咋地。
我家所在的小城市,毕业前房价1k,毕业后房价3k,一年年水涨船高,现在已经8k+。要不是跑大城市+跳的还行,老家首付都攒不出来。
说真的,正常的年轻人没几个觉得能毕业当马云当盖茨,无非求个努力几十年攒点家产,未来有个老婆,孩子不用走咱们老路。结果跪求房奴而不可得,越是攒钱首付差的越远。
房子能继承,大不了挤一挤,可教育咋办?
我读的那个省重点高中,读书时择校费1w,毕业时这个价码已经到2w了。今年一打听,普遍4-5w起,分数不达标还不要(本地人均工资2k-3k)。而且自考名额一年年萎缩,分数线一年比一年高。这年头手机日新月异,啥校园暴力、殴打老师、高中教室情侣.avi……一搜一大把。万一孩子不到公费分数线,你是愿意出几万块让他去省重点,还是送去混乱的学校天天烧香指望别学坏?
顺带一提,学校差距马太效应化,当年高大上的市重点,没升成省重点都已呵呵化,全成了闻之摇头的热血高校。医疗就更别提了,小城市医疗都上国务院计划了。所以归结到底还是银子的问题。
Q:答主不爱国。
A:我很爱国,所以尽量努力不给国家添麻烦。
以上,希望对学弟们有所帮助。 对依然坚守机械行业的前辈、同辈和后辈们表示由衷敬意。
(以上资料有机械知网整理于知乎,仅给读者参考)一个机械专业的大专生?
谢邀!
恕我直言,虽然现在很多做技术工作的人都是大专学历,但是,那些人基本都是80年代那些人,但如果放在当下,一名刚毕业的机械毕业生只有大专学历,那么的确是偏低的,那你的职业起点将会比别人低,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
要想找到有发展前景的职位、并且要想做出一番成绩,那么,你的职业道路将比那些高学历的人更坎坷、更曲折一点。但是,只要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加上后天的努力,也是可以逆袭的,同样可以走向职业高峰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当下本科生都已经“烂大街”,研究生都是一抓一大把,你跟他们比拼学历无疑就是以卵击石。你唯有另辟蹊径,走“曲线救国”路线,通过迂回提升的方式,逐步走向职业高峰,下面直接上干货,也欢迎关注“设计工程师之家”。
其公司选择路径就是:小公司—>大公司—>小公司—>大公司... 其职位发展路径是: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部主管—>技术部经理—>技术总监...
其具体实现方式是这样的。
毕业第一份工作就投中小公司的技术部门岗位,比如研发部的技术员、助理工程师,也可以投工程部的工艺员、助理工艺工程师等岗位,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去选择,个人建议研发部。
在中小公司技术部潜心做技术工作至少3年,届时,只要你努力、只要你能力不是太烂,就一般会晋升为“工程师”,如研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职位。
成为工程师并得到加薪后,之后较长一段时间可能很难得到普升,因为做技术这个行当,没有个7-10年时间是很难提升为高级工程师或技术管理职位的。那么,此时你可以考虑平级跳往大中型公司,也做个工程师,这种机会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一旦成为有职场经验的社会人员之后,招聘方就会弱化学历的作用,更注重的是你的工作经验。
跳槽往大公司成功后,薪资福利会有一定提升,此时,你就要多学习大公司先进的管理制度、科学的设计开发流程、严苛的检验手段、严谨的做事方式。大公司里也是人才济济,你多向他们学习,至少深耕3年,这3年,你依然是很难得到普升的。
在大公司做满3年后,“镀金”的作用已经达到,此时,如果短期升职无望,你可以再次跳回中小公司,因为有了这3年的大公司的“镀金”后,再跳回中小公司是非常抢手的,此时可以应聘上一级职位,如高级工程师、技术部主管等职位,实现职位的升迁。
在小公司做技术管理职位后,一定要努力往技术+管理方面发展,多学习管理相关的知识,只有这样,才不易触及职业天花板。工作2-3年,如果想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更优厚的福利待遇,可以再次向大公司平级跳槽,通过跳槽,谋求收入的提升。
通过这种方式,从小公司向大公司平级跳槽,实现收入提升,然后再由大公司跳回小公司,实现职位提升,接着由小公司平级跳往大公司,实现收入提升,如此交替发展,你便可以获得收入与职位双双提升,多次交替跳槽发展,你就可以获得快于常人的发展速度。
按以上方式交替发展,大专生也可以逆袭成功,也可以有一番作为。但是,还是需要重申一下,学历的作用仍然是很大的,在工作之余,继续提升学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学历与能力并不是鱼与熊掌的关系,是可以兼得的,当你提升了学历之后,相信必然还会有一次提升,届时,你将有机会走上更高的台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是“机械设计迷”的蓝哥,欢迎关注或与我交流,技术路上愿与你一起成长!
专科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和电器自动化三个专业中哪个发展前景好?
谢谢邀请!要想知道这三个机电类专业的发展前景,首先,必须要知道这三个专业所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侧重点是不同的,这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分别是机——机电——电的关系。
其次,我们对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这三个专科专业再做进一步的了解。数控技术偏向于机械,主要培养的是数控设备使用、加工工艺设计、机械加工操作等方向人员;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机械与电气的结合,侧重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方向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电气自动化专业偏向强、弱电的自动控制等方向,培养电气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等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第三,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人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精美、最完善也是最复杂的一个超级自动化系统,数控技术专业就相当于我们的行为控制,是执行力的表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相当于我们的躯体;电气自动化专业则相当于我们的大脑。由此可见,工业现代化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尽管这三个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专业技术方向不同,但其发展前景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总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离不开机电类专业技术人才,所以这三个专业的发展前景都非常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也是前途无量。
为什么现在有些年轻人不喜欢从事机械加工制造行业?
参加过几场生产制造企业的招聘会。很少有年轻人参加车间工人的应聘。大都是一些中年人居多。或者是一些机械制造专业的毕业生,想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口。这种情况。不是哪一个生产制造企业所出现的情况,而是具有普遍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01
机械加工制造是需要从业者的技术能力,有的要具备资格证书
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很多的岗位要求,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才能胜任。有的需要一定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招聘人员的范围相对较窄。一般是学校专业对口类的应届毕业生。另外就是有一定的岗位经验的。也就是这类岗位不是生手就可以直接上岗进行操作的。只有少数的岗位,是一些简易的工作流程,不需要任何的经验,但也必须要培训上岗,保证工作期间的安全性。
02
机械加工制造企业主要以“车间”为工作环境,不受年轻人欢迎
因为机械制造的特殊性,工作地点主要在车间进行工作。这种工作环境是受一定的条件限制的。比如,机器产生的噪音大,空气化境较差,甚至有些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工作条件较差,比如冬天和夏天,都因无法解决气候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机械制造企业。
这些工作环境,一定不会是现在年轻人喜欢的工作环境。这是必然的一种现象。
03
工作流程枯燥,乏味,每天重复相同的事情
因为机械制造行业的工作流程需要,很多的年轻人会认为是每天几乎重复一个动作。工作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这不符合年轻人的性格特征。自有喜欢钻研的,热爱自己的专业技术的少数年轻人能够坚守岗位。
04
薪酬考核不理想,晋升的机会少
虽然从事机械制造的工作环境不想,又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是这类岗位的薪酬并不高于企业的其它岗位。有的是低于其它的岗位的。比如,有人问及收入的时候,一般都会说,我只是个车间工人。待遇问题,是很多年轻人不愿从事这项工作的主要原因。认为工作苦,待遇还低。
另一个方面这类岗位的工作人员,晋升的难度是比较大的。一般都是按照工龄的长短才能得到晋升。比如从基础的车间工人,到组长,到车间主任等,都需要较长的工作年限才有可能晋升。很多的年轻人是经受不了时间长的考验,而放弃此项工作。
05
就业观念的影响,追寻潮流方向就业
年轻人的就业观,很多是要追寻潮流的主导观念。有的认为进入实体行业没有前途,目前比较有发展趋势的,是互联网相关的行业。认为在这些行业赚钱快,是未来的趋势。有的是认为器械制造这些行业,本来就不是年轻人的行业。即使,不去互联网行业,进入销售行业,服务行业等,都是年轻人可以去尝试的行业。而且认为这些行业具有挑战性,机械制造行业比较古板,没有活力,这些具有偏见的就业观念,让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机械制造行业。
06.
社会就业方向对年轻人的引导出现偏见
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机械制造,社会就业方向的引导也会出现偏见。比如在高考填报志愿就可以看出,互联网专业与机械制造类专业,都会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的家长,就不希望从报考类似的专业,它们会认为这类专业毕业去向,就是当一名工人,最高成为研究员。社会对机械制造这样的职业规划,存在的偏见,让年轻人不原因从事这样的行业。
总结:
我们从六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很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机械制造行业的原因。这五个原因是:机械加工制造是需要从业者的技术能力,有的要具备资格证书。机械加工制造企业主要以“车间”为工作环境,不受年轻人欢迎。工作流程枯燥,乏味,每天重复相同的事情。薪酬考核不理想,晋升的机会少。就业观念的影响,追寻潮流方向就业。社会就业方向对年轻人的引导出现偏见。
(完)
友情提示:本文为个人原创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谢绝转载。
关于【机械制造都是干啥的呀】和【机械应届本科生毕业生就业方向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